史卫峰教授在《自然综述-微生物学》发文论述寨卡病毒毒力与基因组进化研究
发布日期:2019-01-10

1月7日,我校史卫峰教授在《自然综述-微生物学》(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上发表文章,对近年来寨卡病毒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寨卡病毒(Zika virus)与登革病毒、黄热病毒等同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分离于乌干达Zika森林,并因此得名。自2007年在密克罗尼西亚造成疫情后,寨卡病毒逐渐在太平洋诸岛屿中传播,最终登陆美洲大陆,造成了2015-2016年的寨卡病毒大流行。在此过程中,寨卡病毒与其它黄病毒差异较大的致病与传播特征逐渐被发现。寨卡病毒对孕期女性的感染可导致胎儿的流产或新生儿小头症,对公共卫生和人口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表明,寨卡病毒pr蛋白中的S139N变异使其致小颅畸形的能力显著增强。而NS1蛋白中的A982V突变增强了寨卡病毒从哺乳动物模型到蚊虫媒介的传播能力,还可增强病毒对IFN-β产生的抑制,因此可能与寨卡病毒对人类的感染有关。

本文详述了寨卡病毒基因组139、982以及2634等重要位点的遗传变异规律,通过比较这些位点的氨基酸多态性,将寨卡病毒亚洲家系划分成不同基因型,并且重溯了不同型别寨卡病毒在亚太及美洲地区传播的路线及关键时间节点,认为东南亚寨卡病毒遗传样性较高。文章建议加强东南亚蚊虫中寨卡病毒的检测和监测,这对亚太地区甚至全球寨卡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还总结了可能影响寨卡病毒流行与致病特征的其它遗传位点,以及可能的非病毒学因素,如全球运输与交流的增多、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气候变化导致蚊虫媒介分布范围扩大等等。文章指出,未来研究中进一步结合反向遗传学技术与新型动物模型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热带、亚热带建立严密的蚊媒病毒监控网络的关键作用。该文对未来黄病毒的防治与研究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为生物类TOP期刊,2017年的影响因子为31.851。中山大学医学院刘忠钰副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泰山医学院史卫峰教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英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18-0134-9#article-info

 

(供稿:科研处 通讯员:李晓梅 编辑:王承柱)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鲁ICP备1902749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