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2013届毕业生共计412名,其中本科毕业生355名,专科毕业生57名,是历年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届。为加强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的指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切实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药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2013届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截至目前毕业生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初见成效。 一、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提升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药学院作为学校新建院系之一,多年来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教学团队”“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以“五门省级精品课程、十一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津口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中药制剂GMP实训车间”的建设与利用为保障,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为实习与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将毕业设计与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使学生尽早确定择业目标 药学院坚持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展专业教育,围绕职业意识培养主题开展教育工作;对二、三年级学生则鼓励其在校开展专业科技实践,并充分利用到单位见习实习、勤工助学、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在了解社会中增加就业经验;对毕业班学生则开展相关就业教育与考研、考公务员咨询服务。 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从大一开始,每位本科生确定了自己大学期间的专业指导老师,这些导师从专业角度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培养部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指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部分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即可提前完成毕业设计环节。上述措施的实施力争使药学院学生尽早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尽早确定择业方向。 三、构建就业服务工作实施体系,积极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实习促就业 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发布时效,使网络平台成为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阵地。建立药学院网页、QQ群和飞信三位一体的就业网络工作平台,让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能及时发布,并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动态,指导毕业生积极就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针,积极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动态的用人单位信息库,不断扩充合作单位,保证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积极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企业与学生实行双向选择,企业到学校对有实习意向的学生进行面试和选拔,面试合格者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带薪实习,实现了实习质量、就业质量双保证。 截止目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已有22家单位来校招聘,2013届毕业生中有42名同学签订省外就业协议书,12名同学完成网上省内签约,还有很多同学与招聘单位达成了实习意向或签订了实习协议,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目标。 |